近日,強勁的冷空氣影響,羊城氣溫一下子跌到10℃以下,驟然降溫,不少家長反映,猝不及防就感冒了,出現各種呼吸道癥狀,比如感冒、咳嗽。冬季正值流感高發(fā)季節(jié),在醫(yī)院呼吸內科,一號難求。專家表示,尤其是小朋友,自身免疫力低,容易感染細菌、病毒而出現呼吸道疾病,同時家長護理不當也會人讓孩子出現反復感冒。
冬季流感高發(fā)期,哪些人容易中招?
根據世界衛(wèi)生組織2015 年統(tǒng)計的數據,全球每年約有 5%~10% 的成年人和 20%~30% 的兒童罹患季節(jié)性流感,流感比較喜歡抵抗力弱的人群,包括老年人、小孩、有其他基礎性疾病的人,這類人群體抗力相對較弱。另外工作壓力大,長期睡眠不夠、久坐不動的人也會因疲勞累積,導致降低人體免疫力,往往更容易中招,稍不留神容易風寒侵體,導致著涼感冒,護理不當容易久咳難愈。
感冒咳嗽不能一味鎮(zhèn)咳
據統(tǒng)計,在呼吸科門診有40%-50%是感冒咳嗽,專家指出,一般來講,感冒在一周之內能自愈,但咳嗽卻往往會持續(xù)時間比較長。據專家介紹,治療咳嗽不能一味依靠鎮(zhèn)咳藥和消炎藥,這樣反而防止痰液的排出,不利于恢復,應辯證治咳,針對不同病因,對癥治咳,標本兼職。
冬季是風寒咳嗽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據專家介紹,風寒咳嗽的主要特征是有痰、痰稀白,常伴流清鼻涕、鼻塞、噴嚏不斷等。感冒后最讓人頭痛的是咳嗽不止。可適當選擇中成藥治療,選擇宣肺、散寒、化痰止咳的中成藥。比如說,潘高壽杏蘇止咳口服液。該藥物配方由經典名方“杏蘇散”而來,配伍合理,宣肺利咽,散風寒,是治療風寒咳嗽的首選藥物。
對于咳嗽患者,除了藥物治療外 飲食也十分重要。一般而言,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應少食用咸、酸、辣等味道較重食物,刺激性食物會加重咳嗽,更應該少吃冷飲。
常見咳嗽分四類,對癥用藥
冬季還是咳嗽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白云山潘高壽總結簡單易懂的“輕問診”,通過有痰無痰、咳嗽時間初步分辨咳嗽的類型:
咳嗽一年四季均可發(fā)生,具有季節(jié)特點。一般來講,秋季燥咳多發(fā),冬春季寒咳多發(fā)。不同原因引發(fā)的咳嗽,需根據辨證結果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,否則達不到治療效果,甚至適得其反,貽誤病情。常見咳嗽大致分為以下四類
【風寒咳嗽】
常見癥狀:痰稀白,咳嗽聲重、,常伴有鼻塞、流清涕、噴嚏不斷等癥狀。
發(fā)病原因:氣溫驟變,或機體抵御能力不足,風寒邪氣侵襲,引起風寒咳嗽。
治療方法:疏風散寒,宣肺止咳。
用藥推薦:常用中藥杏蘇止咳口服液、半夏糖漿、蘇黃膠囊等。
【風熱咳嗽】
常見癥狀:痰黏黃,咳而不爽,常伴有口渴咽痛、發(fā)熱、鼻流黃濁涕等癥狀。
發(fā)病原因:外感風熱之邪氣,或過食辛辣煎炸、肥膩之品,導致胃腸積熱,內熱循經上傳于肺,加之外感風邪,引起風熱咳嗽。
治療方法:清熱化痰止咳。
用藥推薦:常用中藥有蛇膽川貝液、治咳川貝枇杷露、克咳片等。
【風燥咳嗽】
常見癥狀:干咳無痰,或有痰不易咯出,常伴有咽癢、唇鼻干燥、大便秘結等癥狀。
發(fā)病原因:因感受風燥邪氣,或感受風熱,化燥傷陰,肺臟津液被灼,引起風燥咳嗽。
治療方法:潤燥止咳。
用藥推薦:常用中藥蜜煉川貝枇杷膏、蛇膽川貝枇杷膏等。
【肺陰虛咳嗽】
常見癥狀:干咳無痰、久咳,常伴有口干咽燥、五心煩熱,伴有氣短乏力、神疲倦怠等癥狀。另外,陰虛咳嗽多病勢緩而病程長,午后、黃昏或夜間咳嗽加重。
發(fā)病原因:肺陰不足,或因外感咳嗽治療不當,久咳傷陰致成肺陰虛咳嗽。
治療原則:養(yǎng)陰滋陰,清肺止咳。
用藥推薦:常用中藥有養(yǎng)陰清肺合劑、養(yǎng)陰清肺膏等。
防流感有TIPS:
1、勤洗手
外出回來,一定要保證用流動水洗手。
2、護好口鼻
流感病菌主要通過口鼻進入的,在流感高發(fā)季節(jié)戴上口罩,能夠有效地保護自己不被病毒侵襲。同時,對于已經染上感冒的人群,戴上口罩既是防止寒流進一步對自己的刺激,還可以防止病毒的外傳,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。
3、開窗通風
上午10點和下午3點,是開窗的黃金時間,每次開窗半小時左右即可。天氣晴好時,每天開窗應不少于3次。